投稿指南
  《党史博采》(下)将在传承原有的“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办刊宗旨上,突出党史党建研究和理论研究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学术性;全文刊发党的重要文献、党史党建理论优秀研究成果、基层党建先进经验;面向全国各级党政、宣传、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和理论研究部门;面向全...
  本刊发布
本刊发布: 
《党史博采》封二、封三、封底及插页均为彩色印刷,特面向全国征询广告业务。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130105201800003  《党史博采》欢迎社会力量加盟,共同发展。
合作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河北省应急管理厅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河北省文物局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
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中共石家庄市鹿泉区委
中共石家庄市长安区委
中共石家庄市栾城区委
石家庄市元氏县人民政府
中共肃宁县委
中共东光县委
中共定兴县委
中共盐山县委
中共武邑县委组织部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石家庄市教育局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承德医学院
河北省儿童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唐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保定市徐水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定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
邯郸市荣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邢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经开区供水有限公司
河北艾颐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邢台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鸿绪科技有限公司
涉县涉城镇上清凉村
  党史人物
胡耀邦与河北不解的情怀
发布日期:2022-07-27 17:45:52 浏览次数:1728
 

日期:2018-11-21           来源:河北党史网

杜丽荣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胡耀邦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奋斗中,他夙夜在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书写了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的人生。”11月20日是胡耀邦诞辰103周年纪念日,平台选发原创文章《胡耀邦与河北的不解情怀》,以兹纪念。

从农家孩子成长为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毕生追求“心在人民,利归天下”,让足迹遍及海疆边陲,贫困地区,尤其是踏遍燕赵大地,体现了他对河北人民的深情厚意。

“为华北人民的解放立了大功”

1946年1月,胡耀邦到冀热辽军区工作,任代理政治部主任,4月中旬来到张家口,7月任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四纵队政委。到任一个月,他便与司令员陈正湘率部投入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保卫战,继而转战保定南北,反击国民党的进攻,先后进行了易满、保南两个战役。

1947年8月,胡耀邦任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三纵队政委。他率部驰骋千里,先后参加领导了清风店大捷、解放石家庄等战役。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深入到连队的前沿阵地指挥。有一次,敌人的子弹穿过装文件的皮包和棉衣,从他的腋下飞过去,幸好只是擦破点皮肉。

1948年2月间,第三纵队在唐县休整。根据野战军前委的指示,部队开展了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整顿思想、整顿组织、整顿作风这“三查三整”为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针对整军运动中出现的问题,胡耀邦及时作了纠正,并结合一些具体事例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保证了第三纵队“新式整军”运动得以健康发展,使部队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唐县整军”从此成为美谈。

由于长期战斗生活在华北,他对这片热土充满深情,这种感情一直保留到他的晚年。胡耀邦去世以后,聂荣臻元帅曾这样评价他在战场上的表现:“耀邦同志参加了华北解放战争的全过程,经历了各个主要战役,直到战争的最后胜利,为华北人民的解放立了大功!”

引领河北回归“风平浪静”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胡耀邦在引领河北回归“正常”,积极平反特大冤案,妥善解决文艺争论等方面,在我党的历史上也创造了一个范例,让河北人民永远铭刻在心。

“文革”期间,河北是少有的重灾区。由于受“左”的影响严重,尤其是“四人帮”直接插手河北的工作,制造了一批冤假错案,致使中央的一些重要方针政策在河北不能很好地贯彻,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展缓慢,而全省进京上访人数却居全国首位。中央曾两次专门召开河北汇报会议和河北工作会议,两次充实调整省级领导班子,也未取得成效。

1982年5月,邓小平、胡耀邦等中央领导果断地决定调整河北省委主要领导干部的工作,派遣73岁,刚刚从农垦部退下来的高扬同志出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高扬在河北的三年间,带领省委一班人,努力打破禁锢人们头脑的精神枷锁和僵化思想,暂停争论,在稳定局面、抓经济工作、文化引领、机构改革和改革开放等工作中,效率高,成效大,使“落后一大截”的河北省各项工作迅速进入了全国先进的序列。为支持河北的发展,巩固来之不易的局面,1986年8月9日,胡耀邦为河北省题词:“创新务实,团结奋进”。

胡耀邦同志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时,还着力倡导一种健康的文艺批评。1979年 6月出版的《河北文艺》,在显著的位置上,推出了李剑的文章:《歌德与“缺德”》。文章对“伤痕文学”作了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批判,并由此在全国24个省市掀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胡耀邦一直关注着这场争论,并把这场争论提高到总结党领导文艺工作的经验,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的高度来认识。经和中宣部其他领导商量,他决定召开一次小型座谈会,统一思想认识。参加座谈会的有: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负责人及河北省的著名诗人、作家田间,梁斌和李剑等11人。还有全国文联、作协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中宣部有关部门及文艺局的同志等共20余人。会议从9月4日至6日共开了3天。胡耀邦6日参加会议和与会同志座谈,并作了循循善诱的讲话。胡耀邦在讲话中指出:《歌德与“缺德”》一文的出现和围绕这篇文章引起的争论,是粉碎“四人帮”将近三年来文坛上一个不大不小的风波。我们召开这个会,目的是用同志式的、平心静气的方法交谈讨论,弄清思想,团结同志,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他还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了李剑文章的不足与缺点,指出了争论双方的不足之处。他强调不要打棍子,要接受教训,不要过多纠缠,团结起来向前看,把河北的文艺事业搞好。胡耀邦的这番讲话,使这场争论趋于平息,作者李剑也作了自我批评,并进而摆脱了被追究责任的局面。

难以割舍的太行情

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曾四上太行山,四上承德,三下安国,为河北人民谋划发展大计。

太行山穿越河北省25个县,绵延360公里,生活着八九百万人。战争年代,太行山区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后,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太行山老区人民三分之一的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50元,一些地方要靠吃返销粮度日。解放战争时期曾在这片热土上打过仗的胡耀邦,熟知这里的民情、地理,也记住了这里的荒凉、贫瘠的状况。

1982年4月18日早晨,胡耀邦同志在百忙中抽出这个周日,乘直升机视察了河北省太行山易县、涞源、涞水一带的山山水水,重访阔别已久的太行山区。这是他担任总书记以后对这里的第一次考察。目的就是要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探寻使山区尽快致富的路子。

在易县,他一下直升机便向县领导同志详细询问了山区经济建设、自然资源和群众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根据这一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态情况,强调指出“太行山的面貌不改变,生态环境不改变,河北富不了。”他还指出 “绿化太行山,易县要先行”。 这一号召,很快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不久,太行山工作迅速展开,昔日的“黄龙”变为今日的“绿龙”。在安新县白洋淀,胡耀邦详细询问了苇田实行责任制的情况,并因地制宜提出了发展多种经营的办法;在雄县,针对该县和河北省当时派性严重的实际情况,胡耀邦对省、地、县领导反复强调 “不要以人划线,要以党性划线,以党的原则划线,谁是谁的人啊,都是党的人!”

在这十几个小时里,胡耀邦一日巡视三个县,行程一千多里。临别时,他深情地说:以后我争取每年4月18日来太行山看看。

绿化需要树种。1984年4月17日,胡耀邦同志第二次考察太行山区时,带着自己买的油松等树种,在唐县庙儿沟的荒山上和大家一起挥镐种下了980穴种子。11月,胡耀邦将亲自带领身边工作人员采集的白皮松松籽赠送给易县和唐县两县的县委书记,希望他们在绿化太行山的工作中年年取得好成绩。易县当年很快掀起植树造林的高潮。

1986年4月17日到20日,胡耀邦同志第三次考察太行山,先后访问了革命老根据地阜平、曲阳、完县、唐县和易县等五个县,听取了保定和石家庄地区十个县的情况介绍。4月18日,他又特地来到唐县庙儿沟检查树苗的生长情况。

为了全面了解太行山的工作,1985年1月,胡耀邦同志邀请河北省保定地区的地、县领导干部到中南海介绍情况。当涞源县县长谈到,因为铁矿石运不出去影响了群众开采铁矿、脱贫致富的步伐时,胡耀邦当即请参加会议的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转告铁道部,希望尽快予以解决。不久,铁道部门增拨车皮很快运走了涞源县积压的铁矿石。这年夏季,一场铺天盖地的冰雹,几乎砸坏了坐落在太行山深处易县当年的“堡垒村”——宝石村所有的果树和庄稼,使全村六百多口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当年秋天,宝石村党支部的同志给胡耀邦同志写了一封信,向他反映村里的受灾情况。胡耀邦同志看到信后,书面向保定地委提出:“对边远的穷山区,特别是对在革命年代作过重大贡献的老区,应该适当照顾。在一些必要的负担上,也不可一刀切。” 在谈到如何帮助这些贫困地区时,胡耀邦指出:“帮助穷困山区人民经济上打翻身仗,一定要派有经验、责任心很强的同志去蹲点,同那里的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商量办法,并且要见了实效之后才脱身(不是不回来,而是不罢手)。” 根据胡耀邦提出的这些意见,保定地委对全区战争年代作过贡献的山区、老区人民的经济状况作了一次调查,对平原贫困村进行了一次排队,然后采取干部蹲点包村、重点扶持照顾等特殊政策,帮助这些地方打好经济翻身仗。

1988年5月14日,已经辞去总书记职务的胡耀邦又一次来到河北搞调查研究,这是他辞职后的第一次外出。他一头扎进基层,一气待了半个多月,留下了他去世前在河北的最后一次足迹。


[  责编:岳雪侠 侯猛 ]

友情链接  
搜狐 新浪 新华网 燕赵代表网 河北法制网 河北经济网 长城网 河北搜才网 燕山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网易 人民网 河北党史网 燕赵法制网 河北新闻网 河北省政府网站 河北省教育厅网站 中国河北网 河北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网站首页 | 本刊简介 | 党史资讯 | 期刊目录 | 在线投稿 | 订阅咨询 | 读者信箱 | 本刊发布 | 燕赵摭英 | 企业风采 | 合作单位 | 期刊封面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主管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党史博采杂志社 冀ICP备12021912号
一编室 通信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65号(050071) 电话:0311-87041637 电子邮箱:dsbc_163@163.com 发行部:0311-87817805
二编室 通信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65号(050071)电话:0311-66035515 电子邮箱:dsbcb@163.com  事业发展部:0311-6603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