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党史博采》杂志社官方网站!
李颖 李豪东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10月8日,河北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做好隐性债务置换相关工作的通知》,曹妃甸区正式获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132.3亿元(一般债券57.1亿元,利率2.80%;专项债券73.2亿元,利率2.85%)。此次成功入选财政部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预计每年可节约利息5.84亿元,将极大地缓解优化曹妃甸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压力,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
一、崛起之路的积淀
曹妃甸区于201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但早在2003年3月以通岛公路开工建设为标志,就正式拉开了开发建设的序幕。为加快开发进度、破解资金匮乏难题,曹妃甸学习借鉴其他先进开发区建设方式,通过融资进行吹沙造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吸引产业聚集等方式开发建设,因此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债务总量。自2015年至今,上级累计下达曹妃甸区政府债券资金944.68亿元,其中置换债券333.15亿元、新增专项债券89.24亿元、再融资债券522.29亿元。
曹妃甸内依托于区域能源和产业结构,外受惠于首都产业外迁等历史性机遇,自身则是天然深水良港+毗邻京津辐射三北的地理位置。在债务的撬动下,短短十几年时间,由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带状小沙岛华丽转身为世界级综合贸易大港,从一片荒滩盐碱地神奇地变成2114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成长为全省沿海经济崛起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
数据见证光明前景,曹妃甸推动高质量发展底气十足。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万亿元,累计向国家和省上缴各类税收3000多亿元。共计填海造地210平方公里,已建成航道3条,开通对外航线110条,建成矿石、煤炭、钢材、原油、LNG、木材等各类生产性泊位101个,通过能力4.8亿吨;已形成“两纵一横”高速公路网、“五纵一横”国省公路网体系;已建成迁曹、唐曹、张唐、水曹等干线铁路4条,境内干线全长183公里,拥有4座客运站、5座货运站、17条铁路专用线;形成了钢铁、盐化工、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在曹投资的有华能、五矿、中交建等央企24家,首钢、金隅等京企14家,阿里、华为等大型民企93家。2022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10.3亿元、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3亿元、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848.6亿元、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4亿元、增长2.8%;进出口总值694.7亿元、增长19.1%;实际使用外资1.18亿美元、增长105.8%;港口吞吐量5亿吨、增长11.73%;集装箱吞吐量110.1万标箱、增长10.02%;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6.8%。连续9年跻身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工业百强区、科技创新百强区和投资潜力百强区。
二、高效化债的钥匙
一直以来,曹妃甸区始终树牢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牢牢守住不发生债务风险的底线。
坚持“前、准、严”标准,科学制定化债方案。做好债务防范化解工作,首先要靠科学的方案。方案做得好,才能按图索骥,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前”。超前研判,至少提前一个季度发现可能的风险点,提前警示,对还本付息所需资金及时作出预算安排,做到未雨绸缪。二是“准”。逐年逐月逐笔细化偿债方案及任务化解表,确保方案可操作性强、可执行度高。同时,针对不同情况的债务做到分类施策。三是“严”。建立台账,明确偿债主体、来源、偿还期限和时间等信息,每一笔债务都有专人负责,每一笔债务都被动态监控,实现严格管理。
坚持“增、争、压”标准,有序做好债务化解。做好债务防范化解工作,更要靠一支勇于担当的队伍。财政部门干部职工充分发扬“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的精神,承压奋进,确保各项化债措施可见效、见实效。一是“增”,始终把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作为抵御债务风险的治本之策,持续推进招商、项目、运营,不断做实财力支撑。二是“争”,牢牢把握上级支持曹妃甸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全力争取各项上级资金支持,有效聚集财力。特别是瞄准债券资金,精准发力,多方争取,近年来获批财政部土地储备出让预算管理试点、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等,再次提振了市场主体和金融机构的发展信心,对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坚持严上加严要求,有效控制新增债务。严控地方新增债务是铁打的财经纪律,财政部门从“强体系、抓纪律、化旧债”三方面入手,控制债务规模,消化历史债务,努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一是“强体系”。积极构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全区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每年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一定数额偿债资金,有效降低偿债风险。二是“抓纪律”。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除发行政府债券外,不得通过其他任何方式新增政府债务。严格落实“七个严禁”,设立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三是“化旧债”。在本级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安排本级预算资金偿还存量债务,加大化解历年存量债务力度,同时严格控制借新还旧行为,加快债务化解进度。
三、踔厉奋发的动力
十多年来,曹妃甸已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RCEP实施示范区。曹妃甸举债不是自不量力、眼高手低,而是经过思维破冰、审慎评估后的科学决策。债务量的大小也不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优劣的标准,能否将债用到实处、真正用于过好日子才是防范债务风险的真本事。
今后曹妃甸区将继续坚持以“三个努力建成”领航,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良好态势。一是坚持向海图强,贸易大港建设迈上新台阶。聚焦“持续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港口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提升,加快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和综合贸易大港。二是坚持做大实体,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聚焦“实施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提高产业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全力构建“4+2+3”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活力。三是聚焦“提升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水平”,不断优化全区创新环境,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四是坚持扩大开放,窗口城市建设积蓄新动能。聚焦“在改革攻坚上有新突破、在扩大开放上有新作为、在营商环境上有新提升”,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建设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第一窗口”。五是坚持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聚焦“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拓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广度”,充分发挥重点承接平台作用。六是坚持全域统筹,滨海城市建设展现新风貌。聚焦“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坚持全域城市化理念,加快建设繁荣舒适美丽的现代化滨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