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党史博采》杂志社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燕赵风采 - 燕赵摭英

党建红引领体育兴

来源: 时间: 2025-10-22 16:18

字体大小: 【

—— 邯郸市体育中心以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

杜进英 袁治斌

走进位于陵园路86号的邯郸市体育中心,崭新的被动式超低能耗附馆与承载记忆的体育馆交相辉映,晨练市民的身影与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场景相得益彰。近年来,邯郸市体育中心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将红色基因融入体育事业发展血脉,在队伍建设、场馆升级、赛事承办、全民健身等领域实现全面提质增效,让党建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体育获得感。

一、党建铸魂强根基,锻造过硬体育队伍

“把党支部建在训练一线,让党员先锋岗设在服务前沿”,这是市体育中心抓党建促发展的核心思路。作为市体育局直属的科级事业单位,中心聚焦队伍建设,通过“三会一课”与业务培训深度融合、党员骨干与运动员“一对一”结对等举措,筑牢队伍思想根基与专业能力。

党建引领下,竞技体育捷报频传。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中,中心承接5项青少年竞技赛事和1项群众赛事,助力邯郸斩获31金37银48铜的超额战绩;2024年更是迎来国际赛事突破——王康在U18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空手道比赛中斩获1金1银1铜,王成怡在世界青年跆拳道锦标赛摘铜,全年在国家赛事中收获16金17银14铜,河北省赛事揽获67金43银63铜。2025年在第12届东亚空手道锦标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预赛、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全国空手道锦标赛等比赛中,斩获53金、34银、73铜优异成绩。

二、党建赋能优设施,打造品质运动空间

市体育中心以党建凝聚攻坚合力,推动场馆设施迭代升级。党员干部带头组建场馆改造专班,先后完成一系列重点工程:不仅出色完成老旧体育馆、体育场的改造升级,并在体育场原址重建田径场,打造出含7700平方米草坪足球场、9455平方米塑胶场地,可容纳5800余人的场馆;更抓牢筹备省运会契机,于2022年建成体育馆附馆,成为河北省首座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体育建筑,集成太阳能发电等绿色技术,为篮球、跆拳道等7个项目提供现代化训练场地。

如今,82亩的体育中心已形成“五馆联动”格局:300平方米乒乓球馆保障业余训练,四层综合办公楼统筹办公与教研,各场馆通过党员责任区制度实现精细化管理。设施升级带来服务升级,中心全年对外开放天数超330天,周开放时长达36小时,节假日更是延长至每日6-8小时,让党建引领下的场馆成为群众健身的“幸福空间”。

三、党建聚力惠民生,激活全民健身热潮

“既要办好高端赛事,更要服务好普通市民”,市体育中心将党建为民理念融入开放服务全过程。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党员志愿服务队牵头制定差异化开放方案:体育场清晨5:30起免费向市民开放,体育馆上午时段为广场舞、柔力球等社会团体提供场地,下午及晚间保障青少年业余训练,实现“专业训练与群众健身”互不干扰、双向赋能。

在党建引领下,中心不断拓展服务边界:引入“金力豪”百姓健身房连锁品牌,填补专业健身服务空白;承接丛台区中小学春秋季运动会,年服务师生超万人次;通过“党建+公益”模式,开展跆拳道、三棋等项目免费体验课,目前已培育150名常驻训练学员、90名走训学员。从国际赛事承办到社区健身指导,党建力量正让体育服务覆盖更多群体,推动“全民健身”从口号变为生动实践。

党建红映照着体育蓝,奋斗志激荡着发展力。邯郸市体育中心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在82亩土地上书写出竞技体育出彩、全民健身火热、场馆服务优质的新篇章。未来,中心将继续深化党建与体育事业的融合发展,让红色引擎持续驱动邯郸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