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党史博采》杂志社官方网站!
—— 记衡水市小官亭村党支部书记田占飞
王宝玉
美丽雅致,是小官亭村给人的第一印象。这里屋舍靓丽、街巷整洁、绿植葱茏、花草盎然,常有三五成群的村民悠闲地聚在一起话说丰年。从曾经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明和谐的省级美丽乡村,小官亭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田占飞的艰辛付出。田占飞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一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全力为小官亭村谋利益、求发展。
一、接过攻坚战旗,作出庄严承诺
2018年4月,年仅36岁的田占飞被推选为小官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从前任书记手中接过责任和担当的接力棒时,田占飞已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不仅要让剩余贫困户成功脱贫,还要让全村老百姓跟着自己发家致富。田占飞坚信只要时刻把贫困群众的冷暖和利益放在心上,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找准创新发展的路子,就能如期兑现承诺。
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作为一名党支部带头人,田占飞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身边人和事。他常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所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始终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性认识,提高政治意识;坚持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发挥着一名党组织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抓民生体民情,为村民谋福利
在初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两个月里,他带领村“两委”班子,白天走村入户,和全村老党员、离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贫困人口谈心谈话;晚上探讨交流,分析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的困难源头,查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集思广益寻求解决的办法。在走访群众时,了解到低保贫困户王东坡的房屋存在漏雨现象,他积极联系扶贫办、住建局等单位,迅速对其房屋进行了修缮;了解到贫困户许朋召因为父亲和妻子患病,开销较大,影响了家庭正常生活,针对其有加工乐器配件的技术,积极帮其跑办农村小额贷款,发展乐器配件加工业务,使其经济收入显著增加,解决了其后顾之忧;了解到部分群众满足残疾人、慢性病、低保等条件,但因自身不了解政策从未申请办理相关政策补助,他一面详细向群众宣传向政策知识,一面积极为其跑办手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和担当。
四、坚持身先士卒,确保脱贫不返贫
为了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他依托自己家的服装加工厂建立了扶贫工厂车间。通过走访贫困户,对有就业需求又不能外出打工的家庭进行免费技术培训,根据其自身条件安排不同的工作,带动3户贫困户年增收2万余元。通过近两年不断努力工作,依托上级各项优惠政策,小官亭村的贫困户已经全部稳定脱贫。
五、带领群众致富,兑现庄严承诺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田占飞深刻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必须转变思维、调整结构,集中精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只有内生动力充足,才能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近几年来,田占飞带领村“两委”班子,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足了文章,他们通过实践探索出了4条主要增收路径:第一条路径是规范土地发包,小官亭村共有集体地308亩,其中200亩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以每年每亩700元的价格承包给企业,108亩承包给农户耕种,村集体年收入20多万元。第二条路径是整合闲置资源,村边原有一个占地26亩的废弃大坑,高低不平、柴草乱堆,稍平整的地方村民自行建起了温室,由于缺乏规划,杂乱无章。通过统一规划、复垦,使废弃坑变成了良田,建起了50余个育苗小拱棚出租给村民,既提高了村民收入,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第三条路径是开展四旁植树,在田间路旁载种速生杨、速生柳等集体林木,通过滚动开发、间伐间种,每年为村里带来10万元左右的收入。第四条路径是发展特色产业,依托民乐小镇建设,大力发展民族乐器配件加工、乐器生产、乐器销售,探索“民乐+”发展新模式,未来可观。
田占飞始终以身作则,坚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把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促进本地经济和其它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在他的带领下,小官亭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并在2021年2月被衡水市委组织部授予“全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