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党史博采》杂志社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燕赵风采 - 燕赵摭英

全域推动村庄清洁 铺展和美乡村斑斓画卷

来源: 时间: 2025-04-10 17:13

字体大小: 【

中共石家庄市栾城区委办公室

近年来,石家庄市栾城区委、区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开展全域清洁乡村创建为“小切口”,持续做好宜居宜业“大文章”,初步实现全域“无垃圾、无污水、无积尘”,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一、扎实调研,明确思路找准抓手。一是查实情。栾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各村了解垃圾形成分布情况,全面摸排问题,召开区、乡镇、村三级座谈会以及现场会等不同层次会议,充分讨论解决办法,并专题研究乡村清洁的长效机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以“无垃圾、无污水、无积尘”为目标,强力推进为期100天的全域清洁乡村创建,力求以此为抓手,统筹解决全区人居环境、大气环保、耕地保护、爱国卫生运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强专班。成立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抽调责任心和执行力强的精干力量,组成摸底调查、标准制定、指导协调、核查督办四个小组,反复研究形成了思路清晰、责任明确、简洁易行、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三是清底数。通过现场核查和无人机航拍相结合,全覆盖摸排全域垃圾点位,分别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严格核查督办,持续跟踪问效,确保问题真改实改。

二、下沉一线,下硬功夫强势推进。区领导带队,每天不定路线、不定时间,常态化高频次随机到各点位实地督办,制发《栾城区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指导意见》,对全域各类垃圾、破旧房屋、破损路面及绿化带等,按照由易到难、分段分类,清理、拆除或进行乡村微改造。实行两天调度、一周分析、半月观摩、月度表彰推进机制,迅速形成了各村晒成绩、鼓干劲、争上游局面。

三、合力攻坚,聚焦重点突破难点。一是攻坚治理“垃圾山”。就地改建休闲场所、建设运动球场等,深受群众欢迎。二是精心扮靓“路两边”。针对全区普遍存在的“土包路”现象,开展了“改边坡、促排水”的道路两侧边沟边坡微改造,并在排水草沟内种植千屈菜等既耐水又耐旱的多年水生草本植物,保证了水冲过后的路面洁净,同时摇曳的水生植物还成为靓丽的道路风景。三是废弃坑塘“换新颜”。坚持分类施策,利用专项债对全区39个较大坑塘实行了“一塘一特色”治理。治理后的坑塘基本都成为村民休闲场所,有效解决了坑塘垃圾乱堆、污水横流的“老大难”问题。

四、探索创新,建立长效管控机制。一是坚持“人督”和“飞检”并重。组建6个督导组对全区村庄开展拉网式排查,利用无人机每日开展巡检,形成了“人防+技防”的快速响应治理机制。二是坚持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并重。区财政投入资金2600万元,乡镇、村筹集资金1800万元,形成了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坚持治理和保护并重。创建行动与和美乡村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拆除违建、土地卫片整治等多项工作统筹推进,实现联动效应。四是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并重。通过清洁乡村创建,完善第三方公司绩效考核,发挥村规民约引导作用,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有效破解人居环境“整治—反弹—再整治”怪圈。

五、统筹兼顾,挖掘保护乡土乡愁资源。在拆违建、清垃圾过程中,坚持老房一间不拆、老树一棵不砍、老砖一块不扔,借力创建行动,对173个村庄的老树、老房、老街、历史残存遗迹等进行保护性摸底,特别对有历史价值的62处残存遗迹进行建档保护,为下一步全域和美乡村建设储备乡土资源。

栾城区清洁乡村创建能取得显著成效,第一是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韧劲,栾城区党政“一把手”以坚定的决心亲自抓,带头深入一线踏查问题、带头高频次调度、带头解放思想破解难题,推动创建工作不断向前;第二是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统筹规划,以健全的制度、长效的机制保障各环节紧密衔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第三是瞄准群众烦心事、揪心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入手,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更使农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第四是建立了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清洁乡村的常态长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开展全域清洁乡村创建,栾城区人居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观,促进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坚定了村民久久为功、持续抓好长效治理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全域村庄清洁,铺展出和美乡村斑斓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