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党史博采》杂志社官方网站!
赵子曦
今年是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75周年,这75年,是忠诚守护与薪火相传的75年,是精神赓续与时代创新的75年。从这里传颂的红色故事,深深激荡着一代代人的心灵;从这里弘扬的革命精神和英烈事迹,持续照亮着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青春接力,信仰的力量代代相传。陵园持续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年轻群体中播撒下红色种子,产生深远回响。近年来,一批批青年在参观陵园后毅然选择投身军旅、报效国家。江南大学研究生张月阳、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生杜永帅、河北金融学院毕业生李隆凯等,纷纷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军实践。大学生柴子晓在参加征兵宣讲活动时感慨道:“面对家与国的抉择,高捷成烈士义无反顾选择了民族大义。生逢盛世的我们,更应珍惜时代机遇,像先烈那样把青春奋斗融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中。”
这些年轻身影,正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生动写照,他们从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责任担当。
创新传播,让红色故事焕发时代光彩。陵园积极创新宣传机制,充分运用融媒体手段提升教育效能。开设“太行英烈”微信公众号和抖音账号,推出“英烈事迹”“抗战历史”专栏,策划制作“英雄旗帜”“云观展”“纪念碑下的思政课”等系列短视频,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共鸣,众多网友留言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陵园突破了时空限制,将红色故事传递到更广阔的受众层面,显著增强了英烈精神的社会传播力和影响力。
陵园还持续与各大中小学深化合作,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主题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陈列、聆听讲解、祭扫践学、担任志愿讲解员等实践活动,让红色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切实增强其爱国情感与使命担当。
永续传承,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陵园以此为契机,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构建多元纪念形式。线上携手中国军事网、中国军号等平台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网络直播”,推出《伟大信仰点亮新征程·英烈荣光》《全民抗战、伟大胜利》《烽火印记·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等线上展览。线下隆重举办“铭记历史守初心、赓续精神向复兴”主题展览,不仅引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伟大贡献·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特展,还自主策划推出董天知、叶成焕烈士事迹专题展,以丰富史料、历史图片和沉浸式场景全面呈现烽火印记。
让文物发声,让故事传承,让每一位走进陵园的人感受信仰的力量——这一切背后,是陵园工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使命的坚守,更是对未来的郑重承诺。
75载沧桑砥砺,75载初心如磐。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正如巍巍矗立的烈士纪念塔,以其庄重与崇高,铭记英烈功绩,照耀复兴征程。安息于此的每一位烈士,都是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传颂于此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粒不灭的信仰火种。当人们漫步于苍松翠柏之间,倾听林涛低语,仿佛仍可感知英烈们跨越时空的叮咛与祝福。这份精神的接续、信仰的传承,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正如烈士纪念塔上所铭刻的——“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
(作者系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党委委员、信息中心主任)
上一篇 薪火相传,红色基因的时代焕新
下一篇 历史回眸,硝烟中铸就的不朽丰碑